苍穹数码赋能显成效,江苏率先全面推进用地用林合并审批获全国推广
4月1日,全国用地用林用草用海联动审批现场交流会在宿迁召开,会议总结交流全国自然资源系统在用地用林用草用海联动审批工作中的创新经验,围绕司局融合、部局融合、部门融合、部省融合“四个融合”推动要素保障“一件事一次办”,实现“只跑一次”“一个口进出”的目标,共同探讨推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改革的实现路径。交流会上江苏省自然资源厅汇报了“用地用林‘一件事’,厅局协同‘一次办’”探索实践成果与经验做法,获全国推广。
(江苏新时空:“一口进出”“只跑一次”推动项目加速落地 江苏率先全面推进用地用林合并审批获全国推广)
今年1月1日,随着江苏省用途管制一体化审批系统正式上线运行,省级及省级以下批准用地用林事项,全面实行合并审批,推行“一张底图”规范管理、“一次查验”现场踏勘、“一并公告”用地用林,“一个窗口”统一受理、“一套材料”统一使用、“一个系统”并联审批、“一个部门”统一下发,综合实现申报材料精简35%、审查时间缩短37%。苍穹数码作为江苏省用途管制一体化审批系统的技术支撑单位,为江苏省自然资源厅提供十余年持续服务,以多维信息化技术全面助力项目审批提速增效。
一、全省一体化审批联动协作
针对市县组卷审查效率低下、省级层面又难以实施全面监管等突出问题,江苏省用途管制一体化审批系统采用新一代工作流框架,引入业务流程分级授权技术,实现省、市、县多级业务一体化线上办理、联动审批与信息回流,显著提升全省用地项目审批的规范性与时效性。在业务规范方面兼顾全省统筹与地方特色,支持省级层面定义从市县级勘测定界、组卷、初审、到省级审查的标准化主线流程,各设区市协办处室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个性化定制分支子流程节点与表单,保障全省一体化标准下,地方特色业务办理需求也能得到充分支持;在办件效率方面强化省厅监管,支持对各环节办理时限提醒与限制,以全流程线上办理落实省厅全程跟踪监控。
二、用地用林事项合并审批
聚焦既往土地和林地管理分散、多窗口审批致使群众来回奔波、耗时漫长的难题,对接打通江苏省用途管制一体化审批系统与江苏省林业局“智慧林业”系统,实现报件材料、补正意见、业务审核意见等数据的双向共享和业务联动,面向省及省以下批准农用地转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审核林地许可事项,全面实行用地用林合并审批。以江苏省用途管制一体化审批系统为主体,进行用地用林组卷报批,统一上传用地用林审批材料,并将使用林地审核材料推送至“智慧林业”系统,审核出具用林审查意见后,将审批结果通过数据交换接口返回至江苏省用途管制一体化审批系统,实现统一接件、统一补正、并联审批、统一批文,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
三、全程带图审批及缓存机制
针对项目申报多补正、有退件的问题,沿用江苏省建设用地审批系统中的带图审批能力,省市县三级部门依托统一的底图开展业务审批工作,并将一键图审功能、业务审查功能前置至县、区组卷阶段,实现在报件组卷环节即可分析审查报批地块是否存在规划冲突、占用生态管控空间、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等问题,通过技术性辅助审查前置减少后续补正、退件的耗时。并同步建立图形审查结果缓存机制,系统自动存储管理前序审核环节的图形审查结果,当流转到后续厅局领导审核节点时可直接调取前序图审结果,无需重复分析,从而提升审批效率。
四、DeepSeek赋能准入核验
同时提供准入一体化核验功能进一步减少补正、退件问题,通过构建准入审查分析规则,强化对报件数据格式规范、部用途管制监管规范、省厅业务准入规范、空间准入规范四个层面的一体化核验,保障所有业务要素、技术指标严格契合部、省两级审批标准,有力确保部用途管制监管通过率达到100%。为提升准入核验的精准度与智能化水平,引入DeepSeek大模型,借助其强大的知识图谱构建与语义理解分析能力,实现用地审批中被征(用)地单位权属名称与不动产权利人名称的智能比对核验,规避因命名逻辑不一致而导致的准入判断错误问题。
五、全面信创改革,自主可控
深入贯彻国家关于促进国产化进程及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的核心战略方针,在软件平台建设层面,基于自主研发的全国产化图文一体化业务协同平台搭建江苏省用途管制一体化审批系统,从底层环境上保障了业务审批数据的自主、安全、可控;在基础软硬件选型层面,全面适配江苏省政务云平台提供的国产化环境,包含操作系统、数据库、第三方控件等多方面;在数据迁移层面,做好十余年用地审批数据的迁移适配与备份工作,全面护航自然资源信息安全。
在服务支撑江苏省率先落地用地用林合并审批并取得积极成效的基础上,苍穹数码将进一步聚焦用地、用林、用海等自然资源全类要素,从数字化、智能化角度赋能实现流程优化、效率提升,有序支撑各类要素交易、审批与批后监管,全面助力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改革落实落地,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精准高效的要素保障。